2014.12.05 書面質詢—促優化醫療補貼計劃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冀透過補助居民醫療開支,與民分享社會發展的經濟成果、紓解民生壓力的惠民政策是設立醫療補貼計劃(以下簡稱醫療券)的背景[1]。從計劃背景看來,醫療券是一項紓解民生壓力的惠民政策,在2015的財政預算得知,此政策得以延續,但居民對此評價好壞參半。

居民認為由09年至15年醫療券的金額只調整至六佰元,無論從通漲情況,還是醫療收費的提升等方面,2015年的醫療券能夠得到的實際醫療服務,對比09年而言,實際上是“縮左水”。而且,近日再有居民向本人反映現時在私人醫療單位,600元往往只能給兩至三次的醫療費用;如需進行較全面的身體檢查,則一次都未夠。因此,認為醫療券在提升個人保健的效果日漸減退,要求本人繼續爭取優化醫療券計劃,讓其效能得以提升,更貼近設立的目標。

再者現時本澳有很多診所,未有加入醫療補貼計劃,仍未接受收取醫療券;加上政策規限,部分受衛生局資助的醫療機構,不能收取醫療券。另有部分居民因已享受公費或公司醫療保障,而無需要使用醫療券,因此對醫療券的使用範圍及限期等問題作出批評。

縱然,居民普遍歡迎此項政策可延續,但亦希望當局可以優化及完善政策,檢討現行醫療券的使用時效及模式,並期望早日建立及過渡至全民的個人長效醫療保障計劃。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 當局在回覆本人早前的書面質詢時,指“倘醫療券可用於其他消費,則無疑等同現金分享計劃用於直接購物,市民不會使用醫療券進行各類保健,失卻了計劃之原意,更達不到扶持私人醫療經營和發展之目的。”[2],但本人必須指出當局的回應,明顯是未有充分瞭解本人的問題。本人的問題是“請問當局會否開放醫療券使用範圍,如購買經核准的醫療器材、以至用作支付醫療保險費用等,以強化醫療券的功能?”[3],而且近年當局提倡慢性病自我管理,若當局允許醫療券可用於購買醫療器材,讓居民可自行購置血壓計、量度血糖的儀器等,將有利居民提升自我監測身體的意識,符合當局對居民或慢性病患者應進行自我身體管理的呼籲;也有利居民更好向醫療人員反映身體狀況,從而減輕公私營醫療服務的壓力,可謂多方多贏。因此,再次請問當局會否研究擴展醫療券使用範圍?
  2. 隨著醫療成本的上漲,請問當局如何考量醫療券金額的調整?
  3. 面對市民批評醫療券使用限期短,且每年發放一次的成本亦不低,為了減低行政成本,節省人力物力及規範醫療券的使用,有建議當局須檢討其發放方式,宜設立全民醫療戶口取代發放醫療券,其好處包括易於管理、不受使用限期限制、減少浪費紙張、規範醫療機構收取醫療券行為及便於未來過渡至社保個人帳戶。請問當局可曾對其建議的可行性,作出研究和分析?未來如何結合本澳中長期的個人醫療保障政策?

[1]. 澳門特別行政區衛生局,醫療補貼計劃網頁,http://www.vs.gov.mo/vs2014/main.htm?menutype=public

[2]. 澳門特別行政區衛生局就立法會623/V/2014書面質詢之回覆

[3].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623/V/2014書面質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