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8 書面質詢—關注路環平民村的管理及規劃發展
|在上世紀30年代時,為解決基層居民的居住需要,澳葡政府把位於路環西南角的平民村,交由天主教教會管理,並由當時的主教高德華興建若干的平房,以廉租方式出租給有需要人士,這段歷史已有半世紀之久 [1]。至回歸後,有消息指教會已將該片土地歸還特區政府,但多年來特區政府都未曾對其進行規劃。及後,2009年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曾巡視平民村的居住環境,建議在路環監獄搬遷後,將平民村和路環監獄兩處土地作統一規劃,興建公共房屋,以平衡本澳人口發展 [2]。不過,此建議亦未得到回應及跟進。到本年10月22日一名逾期居留的越南籍男子,在平民村縱火泄憤、損害人身 [3],使該地區的隱患重新暴露在社會關注之下。
由於平民村長期處於無管理、無規劃的狀態,因此產生的矛盾也日益明顯,其中,以村口的擁堵及其衍生的問題尤為突出。由於鄰近的路環監獄停車場無法滿足職工的停車需求,而擁有不少空位的少年感化院停車場又不對外開放,使得原本已被多輛廢棄卡車霸佔大量位置的平民村村口,每到工作日時,便更加的擠擁不堪。大量的私家車及電單車並排停泊在狹窄的入村通道之上,連村口亦不例外。這在給平民村村民出入平添不便的同時,還造成垃圾車無法進入,村口沿用多年的垃圾回收處被遷移等一系列問題,更使救護車、消防車等緊急救援車輛難以正常執勤,不利於保障平民村村民的基本生命財產權利。
除此之外,在無須繳納租金又沒有行政部門規管的情況下,村落有向高處、向兩旁擴張的趨勢,新的房屋依山而建,無人監管。導致越來越多的外僱湧入平民村居住,使該地的人員流動性大,容易造成治安隱患,更可能存在逾期居留人士藏匿的風險;另一方面,胡亂接駁的電線、年久失修的房屋、多人擁擠的居住環境和為擴大居住面積將房屋後原有的走火通道隔開改建為衛生間及廚房的作法,也使平民村的衛生和消防狀況讓人憂心。
因此,特區政府應該正視平民村現時存在的問題,將其納入城市治理及規劃範疇,保護居民安居樂業的基本權利,合理利用珍貴土地資源,及早防範社會隱患。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 在2015年12月10日的施政辯論中,政府表示該地段的業權仍為教會所有。而據報章資料顯示,教會已在回歸後交回該地與特區政府,明顯有所出入,請問特區政府會否聯絡教會,釐清平民村管理權問題?
- 若特區政府能正式收回有關的土地,並配合未來路環監獄搬遷工作,將能騰空不少的土地,增加政府的土地儲備,更能有效完善土地的利用,請問特區政府在未來計劃如何合理地規劃及善用,以達到解決平民村荒廢的困局及平衡本澳土地匱乏現狀的多贏效果?
- 平民村現時業權仍屬教會的前題下,該地出現了消防隱患、治安隱患、衛生惡劣、僭建擴張等問題,請問特區政府會否進一步跟進,為該地訂立一個切實有效的管理計劃,確保居民的合法權益?
[1]. 公教報3233期,普世教會,澳門教區歷史簡介,http://kkp.catholic.org.hk/gl/gl3233.htm。
[2]. 2009年06月03日,澳門日報,A03版,離島社諮委巡視路環舊區
[3]. 2015年11月9日,力報,A01版,50年無規劃 外僱霸山圈地 路環平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