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4 書面質詢—促平衡傳統習俗與廟宇保護的需要

年初三世遺景點媽閣廟因電線短路發生火警,其損毀嚴重,預計要一年的時間才可完成修復,並需要向世遺提交報告解釋說明。為此政府對本澳廟宇管理似乎提高了警覺,相關部門在近期召開了廟宇消防管理工作會議 [1],文化局及消防局更作出了在“觀音開庫”期間部分廟宇不可現場化寶的決定。

政府此舉,有居民不盡認同,指過去兩次的火警事件都與電器及電線短路有關 [2],並非善信香燭所致;再者,廟宇本身是給予善信拜祭之用,化寶在傳統拜祭活動中是重要環節,若為了保護廟宇而禁止原有拜祭的習俗和方式,只會令廟宇失去原有的存在價值。當局在保護物質文化遺產的時候,必須平衡及尊重傳統習俗。

參考香港為了平衡有關的需要,會把化寶爐設置在安全的位置,更結合現代化的科技,研發出清煙環保化寶爐,更廣泛應用於港九多間廟宇、道觀、火葬場、骨灰龕、墳場及殮房 [3],方便居民以環保潔淨和安全的方式化寶,延續傳統習俗。可見鄰近地區在加強防火的同時,亦致力設法保留傳統習俗,從中取得平衡。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 兩年多來,本澳世遺景點大三巴哪托廟及媽閣分別發生火警,後者損毀嚴重,預計要一年的時間才可完成修復。除了世遺景點廟宇外,本澳全數47間廟宇都各具歷史底蘊,存在保護的價值。請問當局未來將如何加強廟宇保護及界入相關的管理工作?
  2. 兩個世遺廟宇遭到火災,都源於廟宇電器及電線短路,尤其古廟多為木材結構建築,加上廟內多存有香燭冥鏹,以及布制品,遇上火種,火勢很容易迅速蔓延。請問當局未來會否考慮為廟宇訂立較高規格的防火標準,要求加設防火設備,並定期進行檢查及培訓管理人員防火意識?
  3. 當局臨時決定“觀音開庫”期間部分廟宇不可現場化寶,居民有感當局的保護方式,有因噎廢食之嫌,更破壞傳統習俗。長遠而言,請問當局未來會如何處理有關廟內燒香及化寶等問題,令兩者能取得平衡?

[1]. 2016年3月3日,澳門日報,B05版,文化局要求廟宇做好防火

[2]. 2013年4月1日,澳門日報,A02版,哪吒廟火劫幸保主殿;

2016年2月11日澳門日報,A01版,媽閣廟正殿遭火噬。

[3].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網頁,

www.hkpc.org/zh-HK/corporate-info/media-centre/media-focus/203-corp-info/media-focus/5985-qing-yan-furn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