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4黃潔貞書面質詢:研究經濟支援措施 減輕家庭生活壓力
|自全面放寬防疫措施以來,在旅遊與博彩業帶動下,本澳社會經濟逐漸穩步復甦。不過從數據上來看,現時本地居民失業率為3.6%,對比疫情前仍處於較高位置;加上社會經濟復甦的效果難以短期內讓所有階層受惠,以及外延至居民的收入當中,不少居民特別是弱勢家庭面臨的生活壓力仍是十分沉重。
參考統計局的季度資料,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自2021年第3季起,已連續7個季度上升,當中與民生至為相關的食物及非酒類升幅尤為顯著,更是連續9個季度上升。然而,由於全球正處於通漲與加息周期,加上國際地緣政治不穩對貨物供應鏈構成影響,本澳作為外向型的微型經濟體,燃料、原材料與各類消費品大部分都需要從外地進口,因此物價上升實難以單靠內部調控。
除了受外部因素影響,疫後旅客與居民的消費及旅遊模式都有所改變,政府也預期博彩收入不會快速回升,而部分中小微企亦無法受惠於旅業復甦。在上述情況下,政府更有需要透過運用合理經濟手段和干預方式,例如在延續普惠措施的同時,研究一些精準性措施刺激內需,能同時支援家庭經濟及中小企經營,讓社會各階層都有更多時間恢復元氣。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 參考過去幾年疫情期間,政府推出過不同普惠性及精準性經援措施,如“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生活補貼”,以及僱員、自由職業者及商號經營者的援助計劃等,居民及商戶都反映有助緩解經濟壓力同時刺激內需。請問當局有否參考以往各項經援的成效數據,研究推出適合現階段經濟環境的支援措施,以加快社會恢復元氣,讓各階層居民更好渡過復甦的初期階段?
2. 物價上升對弱勢家庭的影響最為顯著。當局會否整體檢視現時對各項弱勢人士及其家庭的援助措施,例如社會融和計劃、照顧者津貼、殘疾津貼等的申請方式與條件,視經濟環境與家庭情況動態調整放寬申請門檻及金額,緩解有實際需要家庭的經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