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16黃潔貞問支援高校與企業達成產學研措施

疫情對本澳社會造成嚴重衝擊,更凸顯本澳經濟單一的現況,亦令包括政府在內全社會意識到,加速新興產業發展與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已成為未來澳門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步。上月行政長官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提到,「本澳高校現時在大健康產業或其他科技行業已有一定成果,惟須尋找市場機會,故發展新興產業須靠青年一代及商界共同參與」;同時,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亦在回應議員質詢時表示,「產品在大學研究及孵化階段不會賺錢,只有投入市場成為產業一部分或形成產業鏈才能產生收益」。然而,從現實角度來看,現階段本澳高校在學術成果產業化方面,除了缺乏較具知名度的實際產出外,社會亦期望能加快對本澳經濟與就業方面作出貢獻,以應對後疫情時期本澳經濟環境與就業市場的變化。為此,立法議員黃潔貞問有何具體的軟硬體建設支援本澳公私立高校與企業達成產學研特別是4大產業方面的合作,運用好深合區優勢,發展「澳門研發、橫琴轉化」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如何透過引進人才的方式加速產學研發展。

黃潔貞指出:近年在國家與特區政府的支持下,澳門高校無論在科研成果、排名等方面都有顯著的成長,但高校的科研從開展研發到真正走向市場,為社會與居民服務,為經濟產出貢獻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據經科局的數據指出:本澳高校科研產出由2011年882項,上升至2020年4170項,近10年科研產出的複合年增長率達17%,但現時相關產出取得專利的數量在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中排名相對落後;同時由於取得專利後高校還需要與業界合作才能形成產業鏈,這些都需要政府在政策支援、業界扶持、市場基礎及人才培養上有更具體的措施與內容。

對此,她提出以下質詢︰

一、現時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6遠景目標》、澳門《二五年規劃》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都提到要加強澳門與灣區間的產學研協同發展。隨著深合區建設的逐步落實,請問當局除了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外,還有何具體的軟硬體建設支援本澳公私立高校與企業達成產學研特別是4大產業方面的合作,運用好深合區優勢,發展「澳門研發、橫琴轉化」的產學研合作模式?

二、為加強將高成果轉化成實質經濟產出,請問當局未來將如何協助高校提升專利的取得率,以及協助高校將相關專利向國內外企業推廣,又或參考內地高校成立校辦企業等方式形成產業鏈,提供更多的經濟與就業職位貢獻?

三、人才引進對於帶動澳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產業緊缺人才有積極作用。為此,經科局等部門未來將如何透過引進人才的方式加速產學研發展,提前制訂相關預案?

取自2022年9月16日市民日報P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