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7黃潔貞促擴大樓宇維修基金資助範圍

本澳舊區樓宇老化問題嚴重,特別是很多7層以下的舊「唐樓」經常出現如滲漏水、渠務淤塞、跌窗、石屎外牆剝落等情況,部分甚至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無論對環境衛生還是居民安全都構成影響。但礙於本澳都市更新制度仍未出台,舊樓重建難以在短期內進行的情況下,加快對它們進行維修保養有其必要性。因此,立法議員黃潔貞促當局優化樓宇維基金申請制度,及擴大資助範圍。

黃潔貞指出,雖然現時房屋局轄下設有樓宇維修基金(下稱基金),提供了7種維修資助或貸款等計劃,但據悉,相關計劃長期以來的執行率都不高。資料顯示2018年基金3項最主要的資助計劃預算執行率只有16.2%到52.4%;而屬於貸款方面的計劃執行率更僅有4.4%,反映當局在推動舊樓維修工作上仍有優化的空間。同時,有關基金中對於七層以下,樓齡超過30年的《低層樓宇共同設施維修臨時資助計劃》,現時僅能資助維修出入口閘門、供電、供水及排污總設施等共同部分,對於涉及樓宇結構、外牆、窗戶等維修檢查,以及更新上落樓梯等設施,並不包含在資助當中(除非該大廈已成立管理機關,由管理機關主席代表才可申請另一《樓宇維修資助計劃》進行部分維修)。

再者,由於很多7層以下的舊「唐樓」都屬於「三無」大廈,既無業主會亦無管理公司,當中不少業主又是以長者為主。這些長者本身已較難清晰理解申請程序,根據現有的資助方法,還要他們自行收集超過二分一業權人同意進行維修,備齊有關文件又或成立管理機關等,存在較大的困難。

對此,她提出以下質詢︰

一、本澳舊區老化問題愈見嚴重,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樓宇老化問題只會有增無減。請問當局會否加強現時樓宇維修基金各項計劃的主動性,以主動協助業主申請、積極與社會團體合作,以及簡化申請手續及程序等方式,讓更多居民關注及落實自身樓宇的維修保養工作?

二、《低層樓宇共同設施維修臨時資助計劃》,現時未能資助涉及樓宇結構、外牆、窗戶等維修及檢查項目;而且有很多7層以下,樓齡超過30年的樓宇都屬於「三無」大廈,難以申請其他計劃資助。為此,請問當局能否擴大《低層樓宇共同設施維修臨時資助計劃》的資助範圍,協助更多殘危舊「唐樓」業主改善大廈居住環境?

三、現時有不少長者居住在舊「唐樓」單位,上落樓梯不便,由於過往基金預算執行率並不高,預算多有餘額。請問當局能否考慮在基金中新增資助上落樓梯設施的計劃,又或在現有計劃基礎上擴大資助範圍,藉此改善長者生活環境?

取自2020年7月7日市民日報P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