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3黃潔貞問建築廢料徵費進展

最近,政府公佈《2019年澳門環境狀況報告》,多項涉及資源耗用以及環境污染的指標,包括各類耗電、耗水還是固體垃圾量等指標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 [1]。更值得關注的是,當中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多年來幾乎都是有增無減,現時已達平均每人每日2.24公斤,名列世界前茅,若再對比起鄰近香港的1.53公斤,又或廣州的1.02公斤,情況實在令人擔憂。

無可否認的是,近年社會對環保議題的關注度持續上升及重視,但回顧近幾年的環境狀況報告,本澳環境保護狀況仍有待改善。當局早在十年前也制定了《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但有關規劃的預期目標與實際執行情況,以及當局的環保工作與居民的實際感受,明顯有所落差。

舉上述規劃的數據來說,在垃圾回收工作上,2009年本澳固體廢物回收率為18.6%,規劃中制定2020年要達至40%,但到了2018年只達22.1%,及後在2019年更因內地收緊廢物進口政策,回收率甚至下跌至16.8%。究其原因,到底是政策收緊?本澳環保工作規劃及執行出現問題?還是因為人口、經濟及旅客的增長?又或社會對環境保護的氛圍有待提高?當局未來有必要深入研究對症下藥,避免造成環境保護工作停滯不前。

對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 《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今年已是收官之年,新一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到,環境保護局會在今年開展總結有關規劃執行情況;以及完成《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21-2025)》初稿。有鑑於過往當局在環保工作上,經常出現延誤及未能達標的情況。請問當局在檢討工作上如何總結有關經驗,在未來規劃中制定明確的落實方案與時間表等,加快各項環保工作的進行?
  2. 本澳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多年來有增無減,但隨著內地收緊廢物進口政策,本澳固體廢物回收率下跌;加之堆填區飽和等原因,相關回收及再利用等政策需要儘早明確方向,加快後續工作的進行。其中已諮詢多年的建築廢料徵費、研究多時的生活垃圾徵費,以及發泡膠飯盒等一次性餐具收費等制度同樣受到社會關注。請問現階段有關工作的進展為何?
  3. 本澳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平均每人每日2.24公斤,比鄰近多地都高。但固體廢物資源回收率只有16.8%,不少意見認為本澳相關宣傳教育工作及回收再利用乏力,以及居民自發源頭減廢及分類回收的知識亦不足。為此,請問當局未來對於向居民宣傳資源回收及再利用方面(如廢紙及廢膠樽等可再用的東西),有何計劃 ?

取自2020年7月3日市民日報P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