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5重視兒童成長環境 建兒童友善城市

兒童是社會永續發展的基石,剛過去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國家主席習近平給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小學生回信,對學生作出勉勵與祝福,使今年兒童節別具意義,並反映國家對兒童成長的重視與關愛。同時,適逢今年是聯合國頒布《兒童權利公約》30周年,為使公約精神進一步落實,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本人建議政府研究打造「兒童友善城市」,全面提升本澳兒童權益和福祉,為兒童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兒童友善城市」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1996年提出的概念,目標是鼓勵各地區建設更加適合兒童成長,當中應具備或包括:兒童有能力影響有關兒童的公共政策,能自由表達對城市的意見,有安全、衛生、綠色的生活環境等11個特徵。大灣區四個核心城市之一的深圳市在2016年已提出建設「兒童友善城市」,而湖南省長沙市亦提出「從一米的高度看城市」的相近概念,以兒童為本、兒童優先的理念,完善社區中不同的環境及空間,便利兒童生活,值得本澳參考。

正如國家主席在回信中提到,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澳門的未來。因此,本人認為政府應開展研究打造「兒童友善城市」的整體規劃,當中包括進一步完善兒童保護法律體系、優化兒童的醫療保障制度,並在總體城市規劃上增設兒童所需的健康、安全、教育、社會服務及公共設施的設置等具體內容,同時增設兒童表達意見和建議的途徑與平台,令兒童聲音和角度能融入社區及公共政策之中,促使本澳向「兒童友善城市」的目標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