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3.22 黃潔貞:行政立法抗通脹
|本澳通脹幅度長居亞洲前列,即使人工有得加,調查仍然發現被通脹蠶食嚴重,實際加薪亞洲包尾。居民大吐苦水,平抑物價的呼聲一路高企。今年施政報告於通脹問題是繼續“離地”,抑或體恤民情,有姿勢有實際?絕對是加分或失分的另一關鍵。議員黃潔貞認為,調物價,控通脹需要行政、立法雙管齊下,加快消保法的立法進度及清晰方向,提升打擊抬價、短斤缺両、壟斷等行為的力度。
平抑物價效不彰
賭收下跌,但高通脹的壓力持續,惠民紓困的措施再沒有減少的空間。對於弱勢群體而言,住、食、日常生活品的開支仍然佔重要位置。上屆政府在調控物價上“有做嘢”,但無論成立食品價格小組試圖平抑物價,開放貨源擴濶輸入管道,但實際成效都是無法反映,“新一屆政府應首先反思過去政策不奏效原因,從速競爭、強市場的角度擴闊思維,才會有突破。”黃潔貞稱。例如日前公佈批發市場開放蔬果入口的單次檢疫措施,做法有助引入競爭,檢疫時間卻設在十一點後,做法會否打擊新晉者的經營?可否打破原有經營者的絕對優勢?政府應該思考更多。
立消保法打壟斷
對於批發商和零售商糾纏不清的短斤缺両等情況,流通環節有否抬價、壟斷等行為,政府應加強行政介入的強製作用,打擊和處理可能存在的不法和不合理情況。
已完成諮詢並公佈有關報告結果的《檢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對打擊和震懾寡頭壟斷及聯合定價將起一定作用,但只是檢討該制度的框架,仍未形成法律文本,立法日程和方向都是未知之數,施政報告中需要有所交代。“冇牙老虎”消委會的職能如何校正、重組,予消委會更清晰和明確的職權定位,應要著墨。
澳門日報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