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17 黃潔貞關注學校性教育成效

日前,在本澳通訊軟件及社交平台中流傳「製造緣份」問卷調查,招募對象包括11至25歲的學生,問卷暗示在收集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身高及聯絡資訊,以致涉及性方面的問題)後,就可以獲提供配對性伴侶的服務,同一周內,司警亦揭發一名17歲高中生涉性侵小學女童,令家長和社會感到震驚與不安。

立法議員黃潔貞稱,回顧近年有不少性犯罪案件,有涉及戀物癖好,有在公眾場所露械,有年輕教職人員涉嫌作案,也經常發生年輕人因祼聊被勒索,這些個案足以反映本澳青少年對性觀念存在一定偏差,令居民再次關注本澳青少年性教育及預防性犯罪的情況。

雖然,教青局指《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及《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行政法規規定,所有學校都須讓學生達到「品德與公民」和「常識」科的「基本學力要求」,而性教育和網絡教育是這兩個科目的重要內容。

但接連有青少年作出與性觀念偏差相關的行為,甚至觸犯性罪行的實際情況,顯示本澳性教育工作仍有較大完善空間。

對此,她提出以下質詢︰

一、面對近年接連有青少年被偏差行為傷害或作出偏差行為,甚至觸犯性罪行的實際情況。未來將如何與有關部門合作做好預防青少年偏差行為及打擊性犯罪的工作?

二、曾有學校指過去開展的性教育較零散,較少教師專修「性教育」,而當局在「學校性教育支援計劃」完結後,透過問卷收集相關人員意見,發現計劃得到大部分人認同,只有極少教師仍憂慮性教育授課技巧不足,反映「學校性教育支援計劃」能提升教師的性教育授課技巧,但計劃至今參與的學校只佔全澳約70%,請問當局如何確保「學校性教育支援計劃」能遍及所有學校,並令計劃發揮更有效的作用?未來將如何評估性教育工作的成效?

三、近日當局亦強調家長若不配合性教育工作或歸零,但早在2013年已有研究指本澳學校和家長對青少年的性教育較為保守,家長的保守程度更高;部分青少年與老師、家長之間在性問題上缺乏溝通。請問當局近年在推動家長配合性教育工作上,作了怎樣的努力?未來如何令家長積極參與其中?

(2017.3.17市民日報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