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4 衛局:年內建腎移植輪候名單 待手術團隊準備籌劃首宗肝移植
|本澳早前完成首宗腎器官移植,其他腎臟病人關注何時才輪到自己。衛生局器官移植工作小組協調員戴華浩表示,爭取一年內建立腎移植輪候名單系統,亦會建立器官捐贈制度;透露局方下階段將開展肝移植準備工作。
澳門論壇昨上午十一時假黑沙環公園舉行,邀請衛生局器官移植工作小組協調員戴華浩,鏡湖醫院副院長陳泰業,立法會議員黃潔貞及腎友協會理事長梁錦華與居民討論器官捐贈。
加入國家分配系統
戴華浩受訪時表示,本澳早前完成首例腎移植個案後,局方已立刻著手制訂人體器官分配核心政策,因應未來計劃加入國家器官分配及共享系統,擬跟內地器官捐贈系統的原則計分。局方目前正整理手頭上約六百名潛在腎移植患者資料,將通過調查及臨床數據篩選,確定需要腎移植腎病患者的人數,再按緩急輕重原則建立輪候名單。
局方正密鑼緊鼓建立輪候名單系統,但該系統專業技術強,局方僅幾名腎科醫生,故爭取一年內建立起系統,包括計分準則及輪候順序等。首宗腎移植個案,屬親人之間的器官捐贈。他透露,繼腎移植後,下階段會開展肝移植器官捐贈,肝移植技術更複雜,待手術團隊準備就緒後,將會有首宗肝移植個案,正在尋找供體及受體,未有具體時間表。
他稱,在未建立器官捐贈制度前,現時仍以親屬活體捐贈為主。很多國家地區推行器官捐贈制度都舉步維艱,如香港每年每百萬人口只有六人捐獻,內地則只有四、五人。澳門捐贈應該滿足不到需求,故擬加入國家器官分配及共享制度,增加器官供應量。
輪候制度公平公開
陳泰業表示,衛生局早前頒佈的“人體組織或器官摘取及移植活動”指引,允許私營機構可進行器官移植工作,但涉及經濟問題,相信在政府牽頭下所有問題都可妥善解決。鏡湖醫院具備腎移植的技術及經驗,但團隊合作仍需要磨合。
黃潔貞表示,完善法例制度後,政府要組織捐贈、移植、鑑證及手術、術前後跟進團隊,並要擴大公私營醫療人員的培訓工作。每年近二千宗死亡個案,但真正符合器官捐贈的屍體不過十例,因為配對困難,倡議政府加大推廣及宣傳大愛精神,鼓勵更多人捐贈器官。梁錦華則認為政府輪候制度須公平公正公開,若有病人被延後器官移植,亦須向病人清晰解釋,以免產生怨念。
有居民批評,澳門一九九六年已有相關器官捐贈法律,但時隔二十年,才有首宗器官移植個案。戴華浩解釋,澳門於廿年前根本不具備條件進行手術,直至今屆政府高度重視醫療工作,定義腦死亡標準後,現時才開始器官移植工作。
(2016.11.14 澳門日報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