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2 力報專欄—促制定醫學美容標準 加強行業巡查與監管
|近年本澳醫學美容行業蓬勃發展,但當中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當局稱有監管及對業界舉行「侵入性醫療程序」指引講解,但缺乏對公眾進行宣導,一般消費者難以區別「侵入性醫療程序」與「一般美容服務」。例如常見的「紋眉」、「繡眉」,或近期流行的「注射精華素」、「釘書針雙眼皮」等皆會侵入皮膚。而居民對此了解匱乏,難以區別部分誤導和隱蔽的美容廣告和表述,更無法了解服務方是否具備足夠資格。此外,由於缺乏對服務人員的培訓和認證,醫學美容從業員良莠不齊,即使有註冊醫生操作,亦難以肯定其專業性。現階段本澳相關行業門檻低,政府監管和巡查力不足,對業界違法行為缺乏阻嚇力。據數據顯示2012 年至2015 年,負責部門僅巡查美容院213 次,2016 年截止4月22日,僅巡查14次,面對新興網絡傳銷,這樣的監管遠遠不足以應對。
因此我認為政府應加大對美容機構的監管和巡查力度,嚴格審查美容機構及從業員資格,嚴厲打擊違規經銷;清晰界定醫學美容定義,研究將醫學美容納入醫療事故相關法律規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建立跨部門發牌審核機制,完善認證機制、消費者保護機制和違規懲罰機制;與此同時,加大對消費者的基本醫學美容知識的普及,保障他們的健康和基本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