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2 議程前發言—促請政府做好離島醫院規劃及延期期間的醫療服務

特區政府為了完善本澳的醫療系統,在2011年成立了「醫療系統建設跟進委員會」。當時公佈離島醫療綜合體的填土平整工程已經正式開展,並開始進入圖則設計階段,有關項目預計於2013年開始動工,第一階段的100張病床的急症醫院將於2015年前完成,其他各個項目期望不遲於2020年完成[1]。然而,當局在2012年5月又宣佈因低估規劃需時,以及不適宜分期規劃,決定兩期工程合併,導致急診大樓需延至2017年才能落成[2]

針對上述規劃的改動,雖然衛生局採取了一系列補足措施,如在科大醫院內設置了離島急診站,向離島市民提供急症服務;石排灣臨時衛生站及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大樓已落成並投入服務;嘉模衛生中心也將於明年下半年落成投入服務,區內的醫療服務將不斷優化[3]。然而,當局所謂的補足措施的內容,部份只屬其原定項目,而非因離島醫院延期而新增設的,真正的補足措施只有石排灣臨時衛生站投入服務。

事實上隨著石排灣公屋群的落成啟用,該區的醫療需求必然會急劇增加。而當局為了配合離島醫療綜合體的興建,建設發展辦公室將對一幅位於路氹城的填土進行地基處理,在進行公開招標後,隨着工程造價的提升和工期的延長,即意味著,地基工程約需於2016年的首季至第二季始完成,而當局又如何能確保在2017年之前,首兩期的工程可以全數完成並投入使用,為居民提供醫療服務呢?

同時, 現時石排灣臨時衛生站的服務,並未能滿足居民的需求。有該區的居民反映該站雖有醫生駐診但服務時間少,名額亦有限;且路環衛生站的服務時間亦出現縮減的情況,迫使患病居民需要四出尋醫。居民更指由於當局抽調原來在路環衛生站的醫生到石排灣診所駐診,並要求路環居民可到石排灣臨時衛生站就診,令居民感覺當局的做法是“拆東牆補西牆”,不單對路環原居民就診構成影響,同時亦無法根本解決石排灣公屋居民看病難的問題,反而導致現時兩地區的居民都不能在原區就診,對居民的看病求診造成極度不便,事件亦引起了離島區社諮委員的關注[4]。而單看路環兩個衛生站的情況,正是反映當局目前離島區醫療服務安排欠周詳。

過去當局提出《完善醫療系統建設方案》時,曾稱會加大全科及專科醫生的培訓工作,計劃至二○一五年,能夠培訓一百八十名全科醫生及一百五十名專科醫生,兩家護理學院將配合醫療發展需要,增加招生人數。但現時,每年都有不少本地學生到外地高校修讀醫科專業,無奈畢業後未能得到本澳直接醫療培訓,導致醫科畢業生回澳後遲遲未能投入本澳醫療隊伍。另外,三種治療人員缺乏本地化培訓及專業認證制度,未來如何配合醫療系統服務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為此本人有如下建議:

  1. 做好離島醫療綜合體的建設,不單對於居住人口日益上升的離島區至為重要。更有助平衡和分流全澳醫療系統的運作,減少病人跨區就診的不便。而早前當局以低估規劃需時間,以及不適宜分期規劃為由,決定將兩期工程合併,導致急診大樓需延至一七年才落成。本人促請當局把握有限的時間,落實規劃,避免工程再次延誤,影響已遷入或即將遷入該區居民的就診需求,以及由於延長整個醫療計劃而影響本澳的醫療建設。另外,工程的開支更要做好預算及監督,不要再因設計及延工而造成另一個超支工程。
  2. 針對路氹區的原居民,以及石排灣公屋群的居民,現時面對睇病難的情況,建議當局增加路環衛生站及石排灣臨時衛生站醫生駐診的時間,做好預約覆診及非預約門診服務。同時,加緊路氹區新衛生中心的興建。
  3. 面對醫療人手的不足,當局除加大醫護人員培訓外,本人期望當局加快研究各類醫療專業的認證制度,做好本澳醫療人資的規劃,與高等教育部門研究培訓醫療人員的計劃,落實未來醫療體系的人員培養工作,從而紓緩目前緊絀的醫務人資。

[1]新聞局:2011年2月28日—「醫療系統建設跟進委員會」成立推動「《完善醫療系統建設

方案》──10年規劃」

[2]新聞局:2012年5月14日—醫療設施興建之階段性進度報告

[3]新聞局:2013年10月18日—離島醫療綜合體正循序漸進地落實 衛生局將持續優化規劃工作

[4]澳門日報:2013年12月4日—路環衛生站減門診時間